沙县“绿化康庄大道、美化幸福家园”活动实施方案(2007-2010)
中共沙县县委办公室 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绿化康庄大道、美化幸福家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目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三、任务目标
四年内(2007-2010),根据《福建省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规划大纲》的绿化标准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目标要求,以种植樟树、楠木、花榈木、桂花、乐东拟单性木兰、乳源木莲、桉树等珍贵和优良阔叶树为主要种植树种,以绿色通道构建和家园绿化美化为重点,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铁路两侧绿化,大力开展以“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为目标的村容村貌环境建设,突出抓好村庄中心区农民公园和道路、住宅区植树造林的绿化工程,着力构建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和谐村庄,努力创建“省级花园式村庄”。
道路两侧行道树,以种植生长快、伐后易更新的桉树、酸枣、枫香等为主;道路两侧一重山,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栽培树种,并兼顾栽培树种的经济价值,在达到绿化效果的同时,增加经营者的收益。四年内,完成境内80公里高速公路、45公里国道、100公里省道、80公里县道、675公里乡道两侧的绿化。
有条件的村要建设一定规模的休闲绿地,在村庄中心选择1-3亩闲置地,科学合理树种配置,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乔灌草花相结合,水平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创造林秀花红、草青水碧的绿化空间,形成立体绿化格局;要规划一定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必要的游乐、健身设施作为补充,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在栽植乡土阔叶树的同时,要配置少部分楠木、红豆杉、花榈木等珍贵树种,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自然财富。
农民住宅及小路绿化,要充分尊重住户的意愿和喜好,根据不同住户(群)房子周边的环境特点走个性化的路子,不强求户户的绿化方式、绿化结构和栽植品种的一致性,树种选择力求经济性、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协调统一。在绿化乔木树种选择上,以树形美观、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的乡土阔叶树种——乳源木莲、乐冬拟单性木兰、楠木和香樟为主,光皮桦、观光木、青钱柳和花榈木等为辅;在灌木选择上,以食用水果类植物为主,观花观叶类植物为辅。
村庄周边绿化主要以美化环境为主,宜选择观赏性强的绿化树种。各村应因地制宜,有条件的村可以选择当地的风水林,在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前提下,根据地形地貌、风土民俗和文化历史的不同,合理规划,打造不同的风格特色。
四年内,种植珍贵树种、优良乡土阔叶树、短周期速生阔叶树200万株,完成我县的绿化美化工程。
2.2008年:完成高速公路两侧一重山的绿化,特别是青山挂白地块的治理;各乡(镇、街道)完成40%的村庄及道路绿化,并确定1-2个条件较好的村作为示范村。完成苗木种植60万株。
4.2010年:各乡(镇、街道)要全面完成村庄及道路绿化。完成苗木种植60万株。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县“绿化康庄大道,美化幸福家园”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委办、县府办、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县委农办、县交通局、县建设局、县国土局、县公路分局等单位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林业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县珍贵乡土树种种植工作,研究解决有关问题,落实种植计划。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绿化由交通部门为主负责,在公路两侧红线范围内,积极组织规划设计,抓好绿化工作;道路外侧绿化带,由林业局规划,所在乡(镇、街道)组织实施;沿线一重山由林业局为主负责;铁路绿化,由铁路部门组织规划实施;“青山挂白”治理,由国土局牵头规划,林业局、环保局、水利局等部门配合,所在乡(镇、街道)组织实施;乡村绿化,由林业局、建设局规划,所在乡村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负责落实种植农户、种植地点和种植品种。为确保该工作健康、有序、扎实开展,此项工作将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考核范围,下发目标管理责任书,实现目标考核。
(三)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一是分期实施。2007年,从国道、省道及基础条件好、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先行开展。二是搞好设计。根据适地适树原则,林业部门要协助各有关单位和行政村搞好规划设计,确定种植树种。三是种苗准备。根据规划设计中的规模、树种结构,林业部门必须提前落实所需苗木。四是保证质量:要求挖大穴、回客土,在种植季节及时种植,种植后围笼保护,确保种植一株、成活一株。五是建立档案。各行政村(或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对种植珍贵乡土树种的地点、树种、株数、种植者进行造册登记,汇总后报林业站存档,作为将来兑现非规划林地优惠政策的依据。六是落实责任。各乡(镇、街道)应督促村委会制定后期管护制度,明确责任,确保栽植成效。
“绿化康庄大道,美化幸福家园”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后继续争创“绿色小康县”的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扎扎实实抓好“绿化美化”工程,力争我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创建“绿色小康县”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