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日期:2008-08-07 来源:发改局
| | | |

 

沙县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008725 在沙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沙县发展和改革局  刘世忠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沙县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审议。  

一、2008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各部门按照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争‘十强’,创‘一流’,加快建设绿色工贸城市”为目标,按照“把握新机遇、谋划新发展、构建新和谐、实现新跨越”的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着力民生、着力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中当好“排头兵”,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向好向快的态势。  

㈠主要经济指标执行情况(见附表)  

⒈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据统计,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0.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8.6% (年计划增长14%),增幅居全市第1位。  

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农业总产值完成5.75亿元,增长5.7%(年计划增长5.5%)增幅居全市第11  

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1.67亿元,增长31.7%,占年计划(109.34亿元)的4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97亿元,增长25.1%,增幅居全市第4  

⒋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23亿元,增长54.8%,占年计划(77.24亿元)37.8%增幅居全市第6  

⒌社会消费品指标: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05亿元,增长26%,占年计划(16.7亿元)的48.2%增幅居全市第3  

⒍外经贸指标:实际利用外资按历史可比口径完成1160万美元,增长11.6%,占年计划(1850万美元)的62.7%;出口总值1-5月完成2535万美元,增长31.6%,占年计划(5000万美元)的50.7%增幅居全市第8  

⒎财政指标: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79亿元,增长28.5%,占年计划(3.3亿元)的54.2%增幅居全市第3  

⒏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17元,增长15.5%,占年计划(13571元)的53.2%,增幅居全市第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1元,增长15.3%,占年计划(6285元)的55.7%,增幅居全市第5位。  

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这一主线,继续推进五大工程,深入开展六项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国家、省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有力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县完成早稻面积6.8万亩,预计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6.7万亩,播种面积与去年持平。二是土地流转有序推进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持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目前全县共流转农村耕地8.8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7.3%;出台了促进土地流转、竹业、茶业、鸭业、小吃业发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实施意见,县财政专门安排200万元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项目进行贷款贴息,扶持现代农业项目发展。三是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结合市级“ 132” 计划,确定了20个示范村、30个推进村和20个扶贫村,继续实行县领导和部门、企业挂村帮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2008年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补助办法》,对新创办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现代农业项目、新开发连片20户以上的农民住宅小区以及农村公用设施等项目,实行3000元—10000元不等的资金补助。四是水利防汛工作全面展开。深入开展预警到乡、预案到村工作和汛前水利工程安全大检查,共检查工程处数78处,查出工程隐患26处;全面落实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县防汛办已备好冲锋舟5艘、橡皮艇2艘,县乡共组建了13支应急抢险队伍。  

⒉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继续把工业发展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壮大园区规模,做大工业总量,促进产业集聚。一是工业持续高位运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1.67亿元,增长31.7%,保持较高增幅;实现工业增加值13.97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上总体效益水平继续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1.2%,比上年提高31.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50.9亿元,产销率累计为98.5%,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二是园区经济不断壮大。金沙园、金古园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0.18亿元,增长37.1%,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1%三是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林产加工、金属深加工、生化等三大产业累计实现产值32.6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2%,比增26.6%四是龙头企业支撑明显。16家亿元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1.5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比增22.1%6家市重点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8.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8%,增长41.1%  

⒊服务业加快发展。按照建立大商贸、参与大流通、发展大旅游的思路,全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上半年全县新增限额以上商业零售企业2家。广州丰田、长安铃木等汽车4S店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和规划设计,将于6月动工建设;三明汽车城已吸引29家品牌汽车经销商入驻,万佳车城建成投入使用,汽车专业市场初具规模。闽西北物流园项目已与厦门港务集团、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公司分别签订了无水港投资合作协议和开发建设闽西北物流园项目框架协议。南阳罗岩景区、富口大佑山、南霞茶坪乡村游综合开发初见成效,小吃文化城、沙阳乐园风情街等项目进展顺利,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  

⒋项目工作持续深化。按照“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项目带动,开展百个县级重点项目竞赛活动,项目工作持续深化。一是重点项目扎实推进。2008确定县级以上重点项目124个,其中在建重点项目113个,总投资171.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6.9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18.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9.4%;今年列入省、市重点项目16个,年度计划投资11.3亿元,已完成投资6.0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3.2%二是项目储备保质保量。目前,县项目库已储备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的各种项目80个,储备项目基本达到预可研程度,增强了我县经济发展后劲。三是注重项目策划。组建项目策划办,专门负责项目策划工作;目前,项目策划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已完成策划并进入实施的项目10项,总投资4.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2亿;已进入前期阶段并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10项,正在策划的还有23项。  

⒌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围绕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关键环节,不断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带动辐射能力一是城市建设有序推进。金鼎城、龙湖天城、长富家园等精品小区初具规模,火车站旧屋区改造、小吃文化城等项目进展顺利。二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五叉口道路建设、三优街隔离栏改造基本完成,大洲大桥及连接线工程、陶瓷建材城等项目加快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已正式运行、205国道改造项目加紧推进。三是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二级环卫市场化运作全面推开,城区犬类管理得到加强,社区办公环境得到改善,社区干部队伍得到充实,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⒍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实施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新建金沙高级中学,将于今年秋季招生;凤岗中心小学和大洛中学教学楼完成投资140万元,主体框架已完工;中小学食堂改造工程已落实前期准备工作,7月份将对10所学校食堂进行改造;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完善城乡文体设施,沙县体育馆项目已完成规划红线及平面布局规划,征地工作已展开;共投入128万元,动工建设夏茂、高砂文化站,南阳、湖源文化站主体完工开始装修。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沙县中医院迁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00万元,已正式对外营业,住院部大楼正在建设中;共投入150万元,进行夏茂卫生院改造,已完成三四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工程。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共投入240万元,完成29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156建制村可调频广播音柱安装工作和63处有线电视旧网改造。  

⒎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积极扩大就业,上半年新增就业1459人,占年任务数的5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86人,占年任务数的58.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比目标下降0.1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至目前共有17.3万名农民参加,参合率达95.6%;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已完成调查摸底和资金筹集测算工作, 7月正式实施;养老、医疗、失业等五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加快建国西巷安置楼建设,确保拆迁户安置回迁工作平稳有序;加快罗佛殿、西郊、古县等拆迁安置小区建设,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拆迁安置户住房问题。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查处两非等各类案件12件,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96.3%以内。  

⒏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我县继续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年初确定的1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取得不同程度进展。⑴民营工业区搬迁,县政府已制订民营工业区企业搬迁的有关政策,正积极与有关企业进行沟通和商谈,部分企业已着手搬迁。改善城区交通,泰和路改造完成道路设计,正进行有关地块征用和置换工作;完成三优街隔离栏改造及公交站点迁移,交通局路口交通优化及西大桥引桥拓宽工程已动工。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启动,目前,参保居民已正式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夏茂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主体已封顶,累计完成投资195万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36万元;38个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⑷老年公寓建设,已完成项目建设方案设计,有关工作正在推进中。建设城乡文体设施,新建4个乡镇文化站、24个村文化室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投资158万元,确定了12个农村建身点、13个农家书屋、6个文化息信共享工程服务点和一个县级支中心,计划下半年动工建设。改善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选址于东天岭,已完成土地挂牌招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已完成16个视频治安动态监控点的线路铺设,城区治安巡逻大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综合治理城区环境卫生,计划新建1个公厕、3个垃圾中转站,已完成选址,正进行施工方案设计,2个公厕改造已开始施工;城区垃圾处理费已开征,二级环卫管理市场化运作全面推行。⑼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已建立沙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目前正进行项目设计方案优选工作。建设金沙高级中学,完成投资1300万元,新建教学楼基本建成,学生宿舍、食堂、校园景观等附属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完成投资530万元,完成主体工程5层楼板水泥硬化。改善城区社区居委会办公及活动场所条件,城南、石桥、东门、城东社区办公及活动场所已落实,城北、城西、莲花社区正在协调中。  

二、计划执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因素  

对照年初预期目标,上半年我县主要经济指标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但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已给上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的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主要有:  

⒈企业资金紧张。一是资金需求量增加。由于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用工成本增加,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增加。二是资金缺乏。银根从紧政策和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影响,信贷总量收紧,导致我县工业集中区和一些新上工业项目建设资金紧张生产能力不能完全达产,成为制约项目工作的主要因素  

项目进展不够理想。上半年完成投18.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39.4%,离序时进度要求差距较大。主要是受宏观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项目资金和土地因素制约了项目的开工和建设速度:如高科化工、梅花木复膜建筑板项目、康辉竹胶板项目等项目因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制约了项目的进展;因土地征用难,金古园就有金利亚彩涂板等4个项目130亩涉及农保田,金沙园则需要更多农转用指标才能满足项目入园需求。  

用工问题日益凸显。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纺织企业,据统计,上半年金沙园中爱乐、佳辰服装等16家投产企业缺工近千余人,主要是操作工、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较紧缺。企业招工难和职工流动频繁,直接影响了企业生产。  

招商引资形势趋于严峻。由于今年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许多业主资金链趋紧,投资热情度降低,今年来我县洽谈项目的业主人数比往年明显减少,招商引资的难度比往年加大,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对明后两年经济发展的后劲将造成一定影响。  

⒌城市规划对投资的影响。受城市规划限制,我县城南物流中心用地冻结,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农副产品仓储中心、粮食饲料物流园区、晋江综合物流园区等项目用地无法落实,出现了项目等地、甚至资金等地的状况,影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分析,精心调度,奋力攻坚,狠抓落实,确保全面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㈠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做活农村经济。加快建设木竹加工集中区和7个乡(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培育“一村一品”和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村级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延长流转年限的途径和办法,不断扩大流转面积。二是着力农村建设。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扶贫村活动,加大帮扶力度。三是提升沙县小吃。办好首届沙县小吃文化旅游节,力促沙县小吃文化城在“12.8”前正式运营,加快推进沙县小吃产业规范发展。  

㈡持续加快工业化进程。一要强化运行调度。突出加强对资金、劳动力、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的调度,按月倒排下半年生产目标序时进度,逐月抓好工业产值的落实,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二要进一步培育产业集群。以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为延伸产业链的龙头,以工业园区作为集聚产业和项目的平台,加快培育林产、金属深加工、生化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要优化发展环境。落实节能减排,提高新上项目能耗指标的市场准入标准,实行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点对点”调剂平衡;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推进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腾出环保发展空间。四要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切实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增强本县居民和农村富余劳力的就业能力;同时要下大力气改善用工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和谐劳资关系,让员工进得来、留得住。  

㈢持续深化项目带动。一是立足“谋”,突出抓好项目策划。围绕资源、产业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把握“市县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沿海产业转移等机遇,有效运作,积极策划、承接、生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是注重“快”,突出抓好项  

目建设。按照年初下达的目标责任,细化总体目标,落实具体责任人,倒排工期,适时调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等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建设周期。三是体现“优”,突出抓好项目服务。在提高服务效能上下功夫,以服务项目、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做好“上门服务”、“变通服务”和“主动服务”;在提高审批效能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政务中心建设,优化办事程序和行政管理流程,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度。  

㈣持续强化招商引资。一是谋划对接中央属企业。继续做好与中央属国有企业项目对接工作,努力拓宽与央企的合作渠道。二是深化招商引资竞赛活动。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部署开展“招商月”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招商引资工作新热潮。三是激活民间资本。实施民资“二次创业”和“回归工程”,出台鼓励沙县在外人士返乡创业的工作意见,特别是引导小吃业主等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和项目推介力度,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力争在农业、商贸物流等产业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上半年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向快的发展态势,为全面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半年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科学发展,为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表:  

   

沙县2008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执行情况表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2008年计划数  

2008年上半年实际数  

占计划数(%  

增幅位次  

总量  

增幅%  

1.地区生产总值  

  

14  

30.48  

18.6  

超计划  

4.6个百分点  

1  

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5  

5.75  

5.7  

超计划  

0.2个百分点  

11  

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09.34  

51.67  

31.7  

47.3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74.68  

29.23  

54.8  

39.1  

6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6.7  

8.05  

26.0  

48.2  

3  

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5.0  

106.4  

6.4  

超计划  

6.4个百分点  

8  

7.出口总值(海关数)  

万美元  

5000  

2535  

1-5  

31.6  

50.7  

8  

8.实际利用外资(可比口径)  

万美元  

1850  

1160  

11.6  

62.7  

  

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3.3  

1.79  

28.5  

54.2  

3  

10.农民人均纯收入  

  

6285  

3501  

15.3  

55.7  

5  

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571  

7217  

15.5  

53.2  

2  

1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700  

1459  

/  

54.0  

  

13.城镇登记失业率  

%  

4.5以内  

3.8  

/  

在控制  

目标内  

  

14.人口自然增长率  

‰  

7以内  

2.89  

/  

在控制  

目标内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