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夏茂镇“整治扬尘污染问题 点题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3-08-21 来源:沙县区夏茂镇
| | | |

各村(社区)委、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相关规定,大力开展扬尘治理工作,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研究制定《关于“整治扬尘污染问题 点题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现将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人民政府 

  2023年8月18日     

   

  夏茂镇“整治扬尘污染问题 点题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抓好夏茂镇域范围内建筑工地扬尘、道路交通扬尘专项整治,有效遏制扬尘污染,不断提升夏茂镇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有序推进扬尘治理工作,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决定即日起开展“整治扬尘污染问题 点题整治”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整治目标及范围 

  整治目标:扬尘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涉扬尘信访投诉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超过90%,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常态化协同管控机制。 

  整治范围:夏茂镇集镇。 

  二、整治任务 

  ㈠建筑工地扬尘防治 

  1.建筑工程防尘措施。全镇项目的施工作业阶段应采取有效降尘措施,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准”和“两员”管理制度,执行“示范工地十大标准”。规范打围,杜绝乱象,确保工地出入口、施工临时占用道路和场外临时用地范围内无裸土覆盖、无泥土洒漏、无污水横流、无扬尘污染。 

  2.建筑垃圾的防尘措施。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不能做到及时清运的,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等措施。严禁随意倾倒、暴露。 

  3.工地运输车辆防尘措施。对于驶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工地应设置洗车平台,在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清洗轮胎及车身,防止带泥上路。同时对装载物料的表层进行湿喷淋并加盖篷布,装载料面不得高出车厢护栏,采用有效密闭措施运输,不得沿途抛洒。 

  ㈡交通道路扬尘防治 

  1.加强车辆监管。采取定点监管与巡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大型运输车辆管理力度。对于未密闭运输、超载、撒漏、拋洒的运输车辆进行劝导,勒令整改,有效防控道路污染。 

  2.做好道路保洁。抓好道路清扫保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规范保洁方式,提高保洁质量,清除路面灰带,有效降尘;安排洒水车,进行路面作业,冲洗绿化带,确保阴晴天每日洒水不少于3次,有效降尘。 

  三、整治责任分工 

  乡综合执法大队牵头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负责统筹协调环保办、自然资源所、村建站、道安办、水利工作站分领域组织推动各行业开展扬尘问题集中整治。 

  ㈠建筑工地扬尘。重点整治房屋在建工地、建(构)筑拆除工地和闲置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问题,督促全面落实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措施,实现建设施工“6个100%”。 

  责任单位:村建站、自然资源所、水利工作站 

  整治措施和责任分工: 

  1.村建站负责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工地、土地出让后的构筑物拆除及土地平整环节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重点整治施工场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主要道路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6个100%”落实不到位。组织摸排集镇范围内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在建工程和土地出让后的构筑物拆除工程,建立清单,实施台账式管理。根据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及信访投诉情况等,强化巡查管控,督促企业主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三明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和《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管理导则(试行)》落实各项扬尘防控措施。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负责沿街店面装饰装修等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沿街店面装饰装修工程,通过统一收集装修垃圾,解决装修垃圾占道乱堆放问题。同时,加强日常街面巡查力度,制止商户装修垃圾乱堆乱放行为,规范商户装修行为。 

  2.自然资源所负责违反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的建(构)筑物拆除、土地出让前的构筑物拆除及“三通一平”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督促施工单位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设置防护排架并外挂双层密目式安全网;采取择时、湿法作业,拆除过程中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需要采取爆破拆除作业的,在作业区外围采取洒水、喷湿等抑尘措施,并在作业的三日前以公告等形式告知周围单位和村民。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3.水利站负责督促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按照《三明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的相关要求,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对相关问题予以依法查处,定期通报、主动公开。 

  ㈡道路扬尘。重点整治矿石、煤炭、水泥、渣土、混凝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货运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问题。 

  责任单位:村建站、道安办 

  整治措施和职责分工: 

  村建站、道安办根据职责分工各自推动。强化货运车辆扬尘治理,组织对煤炭、水泥、渣土、混凝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的车辆营运公司、场站、车辆进行检查,车辆驶出前,督促装载源头单位对运输车辆的车容状况、密闭措施、装载情况等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的时间、地点、线路,全程封闭运输,做到“洁净上路”。特别是,村建站要充分利用智能化监管手段,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撒漏”的监管。 

  同时,加强集镇道路路面保洁,有效控制道路扬尘。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㈢工业企业扬尘。重点整治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石灰等工业物料堆场产生的扬尘污染问题。 

  责任单位:环保办 

  整治措施:全面排查集镇涉及扬尘污染的工业企业,重点检查企业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煤、灰堆场及各种工业原料、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场、散货物流堆场等,督促企业根据实际采取堆场围挡、覆盖、密闭、喷淋保湿以及配置必要扬尘监控设备等措施,有效控制扬尘。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㈣储备土地扬尘。重点整治待开发场地、暂不能开工、土地一级开发的建设用地扬尘污染问题。 

  责任单位:村建站、自然资源所 

  整治措施:对集镇范围内已收储土地,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储备的待开发地块,在开发前原则上保持地表现状不变,同时联同相关站办合力进行管护,从根源上防止出现扬尘污染等情况。对已有表土裸露情况的地块,及时采用遮盖、临时绿化、透水铺装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四、整治时间部署 

  自2023年6月28日起至12月31日,总体分为三阶段。 

  ㈠动员部署准备阶段(7月10日前)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围绕集镇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工程及拆除工程施工扬尘、城市道路扬尘、工业企业扬尘、储备土地扬尘等粉尘颗粒物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进行专题动员部署,在LED屏、宣传栏等平台上宣传专项整治行动,形成良好的整治氛围。各责任单位要结合行业工作重点,落实任务,实现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 

  ㈡集中整治攻坚阶段(7月11日—11月30日) 

  各责任单位应按照责任分工和《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对集镇内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工程及拆除工程、城市道路、工业物料堆场、储备土地等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落实;对拒不执行整改要求的,依法予以严厉查处。 

  ㈢巩固提升总结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各责任单位要对整治行动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逐步完善扬尘污染防治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果,提升扬尘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整治期间,各责任单位要积极配合省、市、区纪委监委开展自评和社会调查。 

  五、保障措施 

  ㈠落实主体责任。各相关站办要认真落实职责,按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分解落实责任,抓好统筹协调工作;要有“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及时报告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各种难题,不得相互推诿扯皮,不得降低工作标准,确保扬尘污染整治工作高标准完成。 

  ㈡广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栏等平台,广泛宣传扬尘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及时公开曝光反面典型,宣传报道扬尘治理先进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同时,要坚持“开门”搞整治,积极拓宽群众监督举报渠道,调动社会公众参与扬尘治理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㈢强化重点突破。梳理工作重点,从薄弱环节切入,采取定人定岗和反复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重点突破,切实加大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监控力度。严查随意倾倒工程渣土和途中未密闭运输、超载、抛酒、撒漏的工程运输渣土车,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劝导、勒令整改。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