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的“朋友家”

日期:2008-02-20 来源:沙阳之窗
| | | |

     沙县男子成年,即交朋结友,形成松散团体。俗称“朋友家”,“朋友家”“合(音各)味”。又叫打平伙、打拼伙、搭平和、搭平伙、打平颗等,其实是一种词语一种事物的不同写法、叫法,都是指大家平均出钱聚餐的社交习俗。沙县话叫“合(念各)味”,“朋友家”每到农闲或者天阴下雨的日子,闲着没事,便三五成群地汇到一起打扑克、下象棋或海阔天空闲聊谈山海经。这时只要有人提议,大家合味一下,就立刻会招来一片赞同声,于是有人收钱、有人去采购原料,放到一个朋友家里,烧火聚餐。“合味”出钱又有几种方式:一是平摊。不管多吃、少吃,认同样多的钱;二是画“老鼠尾巴”。即用一张白纸,在纸下面按参加人数画若干圈,标上号码,从圈上引一根线,线尾标上出钱数,其中有二个线尾注明不要出钱,一人叫“白吃”,一人不要出钱,但要采购原料,叫“跑腿”。再将纸折叠,只露出各个出钱数,不使人看出线头号码,让参加的人每人画认一个线尾,全部画完后,将纸打开,循线查看,画到多的多出钱,画到少的少出钱。三是由一个或二个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认一笔大的款项,俗称“拔毛”,其他人平摊。“合味”的主要目的是大家一起乐一乐,融洽感情,其习俗体现的是有饭同吃、有福同享的原始共产主义思想,所以很受年轻人的欢迎。成员大致为12-14人。遇有婚丧喜庆、天灾人祸则主动提供帮助。参加者一般是16-20岁上下刚成年男子,参加对象原来是从小一起玩的伙伴,后来扩大为同学、战友、同事均可,有的人社会交往多,“朋友家”多至三、四帮,如遇朋友家中红白喜事,“朋友家”要帮助叫客,搬桌椅、还桌椅、帮厨、添酒、烫面、守灵、彩棺、扛棺材,等等。如果没有“朋友家”抬棺材,就会被人看不起,认为这个人做人太差,死了人都没人抬棺材。

   
    到了“朋友家”年龄大了的时候,朋友之间有事,就可以不要去帮助东家干事情,而是被尊为“老帮”,受东家子女尊敬。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