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日期:2008-03-11 09:19 来源:本网
| | | |

沙 县 统 计局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8年2月29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落实省委提出“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主动对接市县一体化,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绿色工贸城市建设,从更高的站位,构筑和谐沙县。发扬“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县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拓展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增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城乡市场繁荣,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93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8.29亿元,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17.99亿元,增长1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4865元。

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3.6:44.9:31.5调整为22.8:47.2:30.0。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进展顺利;教育体制改革有新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进展良好。财政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推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工业产业集群、产业链还未真正形成;消费价格上涨压力较大,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任务还很重;行业间、居民间的收入增长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镇和农村的低收入家庭居民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和人口、资源、环境保护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等。

二、农   业

种植业结构得到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6.82万亩,增长0.2%;粮食总产量10.93万吨,增长1.2%。经济作物得到较快发展。水果产量12.84万吨,增长6.3%;蔬菜产量16.90万吨,增长4.5%;花生产量1928吨,增长3. 9%;茶叶3774吨,增长11.6%;烟叶1324吨,增长1.5%;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林业产值45693万元,增长5.2%。完成造林更新面积3.13万亩;完成幼林抚育面积6.97万亩、成林抚育面积7.83万亩,分别增长4.0%和13.0%。森林防火和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达75.5%。主要林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年产油茶籽4026吨,增长5.3%;松脂1283吨,增长9.5%;笋干11397吨,增长10.8%。木材采伐量39.18万立方米、销售量23.58万立方米,分别增长1.2%和2.4%。

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肉禽蛋总产量达36233吨,增加3811吨,增长12.9%;其中:肉类产量30408吨,增长12.7%;禽蛋产量6194吨,增长13.7%;生猪出栏31.63万头,增长6.8%;家禽出栏539.4万只,增长9.3%。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总产量9561吨,比上年增长4.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拥有多功能拖拉机984台,农用运输车364辆,农用载重汽车108辆;排灌动力机械655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形势喜人,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0.70亿元,增长36.5%,县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8.62亿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16亿元,增长49.9%。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43亿元,增长26.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6家。规模以上完成工业产值82.24亿元,增长39.6%;其中:国有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0.65亿元,增长3.7%;股份制企业68.34亿元,增长4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9.64亿元,增长16.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61亿元,增长33.4%。轻工业产值36.82亿元,增长23.8%;重工业产值45.42亿元,增长55.7%。林产、生化、金属深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54.15亿元,增长36.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5.8%,其中:林产工业完成39.89亿元,增长48.0%;生化工业完成3.53亿元,增长3.1%;金属工业完成10.73亿元,增长16.8%。

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7.4%,比上年同期上升7.8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县属企业分别上升137.2和5.1个百分点;省属企业下降15.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6%,上升2.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和总资产贡献率分别下降12.3和0.4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达13.08万元/人,增加1.38万元/人;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呈加快趋势。亏损企业数10家,占126家的7.9%,亏损面比上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利税总额为30475万元,增加2269万元,增长8.0%。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85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9562万元,增长70.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7.82万平方米,增长11.5%;房屋竣工面积11.91万平方米,下降32.3%;商品房销售面积26.7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8.01亿元,分别增长40.4%和8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1.50亿元,增长66.6%,其中:城镇以上投资35.46亿元,增长70.3%;房地产投资7.86亿元,增长41.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8.18亿元,增长80.4%。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取得新进展,并不断蓄积新的增长点。金沙高科技园区、金古经济开发区、金鼎城、龙湖天城、罗布家园建设进展顺利;三明沙县机场建设稳步推进;向莆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三明至沙县快速通道、大洲大桥及其连接线工程启动建设;厦沙高速公路也列入全省路网规划。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运输和通信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增加值38439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全年货物运输量417.9万吨(含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30353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9.1%和42.6%;旅客运输量621.6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31430万人公里,增长11.0%和8.4%,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巩固和增强。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移动电话和无绳电话已以成为公众的消费热点。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5834万元。电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不含网通、铁通电话、下同)达4.8万户,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20部;小灵通2.0万户;宽带1.1万户。以公众通讯网为主体、专用通讯网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通讯网日趋完善,网络结构朝着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

六、国内贸易与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依然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67万元,比上年增长19.9%,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创98年以来新高。从行业看: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0815万元,增长19.0%,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25572万元,增长43.7%;限额以下贸易业零售额95243万元,分别增长13.7%。②餐饮业零售额16421万元,增长24.9%,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2022万元,增长68.3%;限额以下餐饮业14399万元,增长20.6%。③其他行业零售额3131万元,增长30.6%。

市场价格总水平呈上升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9%;消费品价格上涨5.3%;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4%。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出口创汇稳步增长。全年出口创汇8677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其中民营企业出口达7216万美元,增长35.2%;实际利用外资达2056万美元,增长27.9%;合同利用外资2513万美元,增长47.0%。批办外资企业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个。

旅游事业得到发展。不断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小吃文化城一期完成封顶并启动二期工程,淘金山、大小佑山森林公园、松柏岩等旅游景点得到进一步开发。全年共接待游客人数30.7万人次,增长5.9%;实现旅游收入2.07亿元。2007年被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优秀旅游县”称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实现平衡。2007年我县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财税管理,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0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一般地方财政收入27469万元,增长30.6%;上缴中央收入20899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全县财政支出37775万元,增长25.5%。

金融形势运行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8亿元,增长4.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62亿元,增加0.38亿元,增长1.5%。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38亿元(不含世行,农发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比上年末增加8.97亿元,增长24.0%。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我县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发新险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全年全县保费收入7459.4万元(不含太平洋、中华、新华保险等),比上年增长13.9%;全年全县保险赔款给付金额3279.2万元,增长41.9%;保险事业的发展,对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发展。我县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全年组织实施县级以上科研项目34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3项,县级22项。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取得新进展。全县有130余家企业分别同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142项的科技成果对接项目。全县举办各种科技实用技术培训260多期,培训人员8000余人次。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680人,在校学生5078人,毕业生1516人。职业中专招收学生305人,在校学生752人,毕业生180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县初中在校生8290人;小学在校生1839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全县教职工人数达3786人,其中:专任教师3164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县以拓展文化产业为重点,提高文化工作的品位和质量,以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注重弘扬民间艺术,组织肩膀戏先后到杭州市、福州等地演出,获得当地各界人士的好评。同时,在12.8期间,成功举办了2007年中国·沙县文化小吃节,大大提高了沙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共发行各类图书886万册,县图书馆存书8.5万余册,乡(镇)、街道文化站存书2.4万余册。随着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人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年末全县拥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316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5%,城乡有线电视网入户数已达3.87万户。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98.5%。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5个,其中:县直各类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11个,厂矿医疗卫生单位11个;个体26个。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93人,其中:医师、医士379人,护师、护士207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总数645床,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286床,乡镇卫生院床位数239床,厂矿70床,个体50床。全县村级卫生医疗所168个,村级医生275人。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项目活动15项,参赛运动员8776人,少体校在校学生160人。我县在福建省少儿篮球赛男子儿童组和男子乙组,分别获得第五名和第四名;在福建省少儿击剑赛中获得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在全国第十四届冬泳锦标赛获得2枚金牌,在三明市第四届运动会上夺得39枚金牌并获总成绩第二名。随着1500多平方米健身馆的投入使用,其已成为城区居民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体育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活跃。

十一、人   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全年出生人口2978人,出生率为12.18‰,比上年上升1.2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050人,死亡率为4.29‰,比上年下降1.17个千分点;全年自然增长人口1928人,自然增长率为7.89‰,比上年上升2.39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4.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66万人,占总人口的43.4%。

十二、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

城乡建设有新跨跃。城市建成区面积新拓展2.1平方公里,达18平方公里;金鼎城、龙湖天城、罗布家园等精品住宅小区初具规模,民发商业广场建成投入运营,污水处理厂、220kv金沙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垃圾压缩站、中转站等设施建设顺利;城市夜景设施得到完善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不断规范城市管理,完成面的更新置换,开通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城区交通秩序和205国道城区段、金沙市场等场所环境卫生的专项整治。城区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设有新进展,道路绿化工程等相继完善。形成了以东西向的李纲路、府前路、步行街、新城中路和以南北向的建国路、三官堂路“四横两纵”为主的沙县商贸繁荣带,城市总体功能日臻完善。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和“绿化康庄大道、美化幸福家园”活动,完成国道、省道、县道和村庄绿化树种植39万株,美化、靓化了农村环境;完成乡村公路水泥硬化19公里,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水泥路。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17元,增长27.5%;年人均消费支出7823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5819元,增长13.8%;年人均消费支出4143元,增长16.2%;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338元,增长14.3%,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居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有新的变化,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附:1、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2、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附表一: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增长(%)

  

万吨

10.93

1.2

#稻谷

万吨

9.52

1.0

  

万吨

12.84

6.3

#柑桔

万吨

10.56

5.6

   

万吨

16.90

4.5

  

万吨

2.34

3.5

  

1928

3.9

  

3774

11.6

  

1324

1.5

  

11397

10.8

 

4081

1.3

 

1047

13.6

黑木耳

826

15.5

  

30408

12.7

  

6194

13.7

水产品

9561

4.5

注:香菇、黑木耳为干品。

 

 

附表二: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增长(%)

  

1025

-92.6

   

2855

-63.2

赖氨酸

890

-91.5

 

1043

-33.8

17446

77.4

万米

6893

90.7

  

万件

70

-11.4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38.61

12.4

硫酸(折纯)

万吨

11.46

28.1

磷肥(折纯)

万吨

0.86

-26.5

   

万吨

4.99

26.6

水   泥

万吨

24.45

-15.0

胶合板

万立方米

11.85

114.2

  

万吨

29.16

6.7

   #:镀锌板

万吨

16.51

2.4

发 电 量

万千瓦小时

85929

11.7

  :水电

万千瓦小时

50822

-2.9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