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物馆:沙县富绅之家

日期:2008-02-20 08:26 来源:沙阳之窗
| | | |
    这是宋代绍定年间倪闪家。倪闪,为明嘉靖《沙县志》卷之八《人物》所记载的“第一县令”。为宋代以来道德教化读本《太上感应篇例证》和《感应类钞》(《德育古鉴》)宣传的模范人物:
 
    倪闪,字泰夫。颖悟嗜学,家饶于赀,用俭而好施,每出以钱自随,遇贫窶则掷于其家,不问其知与否。及领乡荐,赴礼闱。在京师施与不减家居时。累试弗偶,人嗤之曰:“君日以济贫为事,何屡屈于春官,岂造物有未知耶?”闪闻益自励。绍定三年,寇起蔓延广东、江西,破汀州,侵县境。官兵获贼,县狱充牣,闪以愚民无知罹于法,日饮食之。已而贼斩狱出,纵火焚民舍,火将及闪家,贼党相与扑灭,邻家赖之得免。明年大饥,道殍相枕籍,闪济以糜粥,活者万计。五年赴省,邻人多梦竖旗里门,书曰:“饘粥之功”。是岁果魁特奏名。除宁国府教授,出私帑创斋舍,置赡学田。所得俸余,分贻兄弟姑妹。秩满,迁广东提干卒。
 
    倪闪外出,总随身带着钱财,遇见贫穷的人,总是慷慨地把钱送出去,而且多年这样施舍,连进京赶考也与在家一样施舍不断,反正他抱定“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的心情。可见他家财万贯,资产不菲。我们不妨设想,一般的富,顶多在家乡散财,而倪闪在京城也如家乡一样地散财,多次进京考试未中,自然也是多次进京散财施舍,那可是京城啊,足见倪家不是一般的富。
但是,乡人讥笑倪闪:“先生每天周济穷人,为什么却多次落榜呢,莫非老天爷不长眼吗?”
 
    倪闪却更加奋发布施,绝无悔心。有一年闹饥荒,路旁饿死的人一个紧挨一个,倪闪设了个粥棚周济灾民,救活了上万人。第二年,倪闪又进京赶考,乡里人很多都梦见倪家门外锦旗高竖,上写着“饘粥之功”四个大字。倪闪果然在当年中了状元,后来官至宁国府教授(主管教育的官员),还有大量的家财贡献出来创办学校,为学校赡回学田。自己的俸禄也经常分送接济同宗族的兄弟姐妹。如此一个大善人,差不多一生都在做慈善事业,其家财实力,堪为当时闽中富豪。
 
    倪闪虽为闽中富绅官宦人家,但家庭摆设与当地一般民居没有什么区别。客厅摆设场景(选取古旧富裕型客厅直接拆建到展馆),门庭中堂的神案供有菩萨、祖先神位和字画。左边摆“族谱盒”,右边“供果盘”,墙上还敬有龙神和财神,也供有门官和土地神。中间还有八仙桌,摆文雅茶具,左右摆红木太师椅、茶几、家具等。餐厅八仙桌上的食物,显示的是一般沙县人的家庭主食。
 
    作为读书人家庭,倪闪家设有书房和私塾,所以,在此家庭模型设置方面,可考虑书房和私塾场景,更为突出的是倪家门口常年高竖的“饘粥之功”旗幡。
 
    另据明嘉靖《重修沙县志》记载,倪闪墓在沙县半溪长坑。
 

    民俗博物馆复原实物征集:古厝一间;供桌、八仙桌、太师椅、祖宗牌、香炉、族谱盒、灯笼、桌围、烟筒、茶具、书桌、字画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